俗話說,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文獻檢索就是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有力武器。事實證明,任何一項知識創新、科學發明或學術成果的誕生,都需要查閱大量文獻信息,借鑒和繼承前人經驗。以科學研究為例,大體可以分為:確定和論證課題階段、求證和實驗階段以及鑒定和發表成果階段。這三個階段均需要借鑒和參考前人的經驗和成果,均需要檢索和利用文獻信息。
在確定和論證課題階段,必須查詢大量文獻資料,獲得有關本課題的歷史、現狀及發展趨勢的信息,以判斷該課題是否具有創新和研究價值,以決定取舍。在開題時,它起著指南的作用,發現文獻報道與課題持相反論點的,開題時要重視此反面論點;科研設計及設立對照組時,必須將它考慮進去,以完善科研設計。
課題一經確定,即進入求證和實驗階段。由于本階段是對客觀事物所做的前所未有的探索,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現象、數據,只有在與原有的相關數據、現象相比較之后,才能鑒別真偽,解疑釋惑,而這必須查閱和搜集有關論述,把他人和自己的科研成果進行科學比較,做出客觀評價,使科學結果言之有據,言之有理。
科研結束做成果鑒定時,也需要進行檢索,判定成果的先進性、科學性和實用性。因此對于科研人員來說,文獻檢索貫穿于科研工作的始終,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美國文獻家赫伯特說:“知識的一半,是知道到哪里去尋找它。明日的文盲,不是不能閱讀的人,而是缺乏檢索能力的人。”
現代醫學已向學科縱深發展,并向多學科滲透。醫學研究人員能否熟練地檢索和利用文獻信息,能否借鑒和繼承他人的經驗和成果,是衡量其自學與知識更新能力、研究和開發能力、創新與突破能力的重要標志。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,最需要的是有用的專業知識,能夠解決臨床醫療、科學和教學實踐中的知識。這樣,就得學習和掌握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獲取最需要的信息的本領,沙海淘金。利用完善的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,尤其是計算機的使用,將大大節省科研人員查閱文獻的時間和精力,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中南大學醫藥信息系李蓓
摘自《健康報網》